咱们今天来聊聊东汉开国皇后郭圣通,她原本贵为皇后,可后来却被刘秀给废了,这背后到底有啥隐情呢?郭圣通究竟做错了什么,落得如此下场?
郭圣通出身可不一般,她父亲郭昌是真定郡功曹,虽说职位不算特别高,但为人豪爽大气,曾把数百万田宅财产让给异母弟弟,在当地口碑极佳。她母亲呢,是真定王刘普的女儿,也就是郭主,这郭主好礼节俭,很有母仪之德,在她的悉心教导下,郭圣通和弟弟郭况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刘秀和郭圣通的婚姻,其实是一场政治联姻。当时天下大乱,刘秀奉更始帝之命前往河北招抚,可河北局势复杂得很,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刘秀势单力薄,急需强大的助力。而郭圣通的舅舅刘扬,手握十余万大军,是河北地区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刘扬本打算响应在邯郸起事的王郎,刘秀得知后,赶忙派刘植前去游说刘扬,劝他倒戈支持自己。刘扬权衡利弊后,决定与刘秀联手,为了巩固这份联盟,他把外甥女郭圣通许配给了刘秀。
对于这场婚姻,郭圣通没有拒绝的权利,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不过,刚结婚那会,刘秀和郭圣通相处得还算融洽,婚后郭圣通生下了长子刘疆。刘秀有了刘扬的支持,实力大增,很快就大破王郎大军,在河北站稳了脚跟,为日后称帝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秀称帝后,册封皇后就成了摆在眼前的大事。当时刘秀心里其实更倾向于阴丽华,毕竟阴丽华是他的初恋,两人感情深厚。但考虑到郭圣通家族对自己称帝助力巨大,而且郭圣通已经生下了皇长子,再加上阴丽华深明大义,主动推辞后位,刘秀最终还是册封郭圣通为皇后,立刘疆为太子。
可日子一长,问题就来了。随着东汉政权逐渐稳固,刘秀对阴丽华的思念与日俱增,对郭圣通的感情却越来越淡。郭圣通心里自然不好受,她从一个备受宠爱的妻子,变成了被冷落的皇后,这种落差谁能受得了呢?于是,她开始在刘秀面前抱怨,情绪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再加上当时朝堂上逐渐形成了两派势力,一派是以最初追随刘秀的南阳郡旧臣为主的南阳派,另一派则是以刘扬旧部及后来在河北等地投靠过来的将领为主的势力,也就是所谓的河西派。阴丽华出身南阳郡,南阳派自然希望阴丽华能成为皇后,以后由她的儿子继承皇位;而郭圣通背后的势力,则希望她能保住皇后之位,稳固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这后宫的争斗,不知不觉就和朝堂上的党派之争搅和在了一起。
郭圣通为了保住自己和儿子的地位,也不得不卷入这场争斗之中。她的行为在刘秀看来,就显得有些咄咄逼人了。与阴丽华的谦恭礼让相比,郭圣通的表现让刘秀越发不满。终于,在建武十七年(公元 41 年),刘秀下了一道诏书,指责郭圣通 “心怀怨怼”,说她像西汉时期的吕家和霍家一样,有干政的嫌疑,直接废黜了她的皇后之位,改立阴丽华为皇后。
你要说郭圣通做错了什么,其实她也只是在那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和后宫争斗中,想要保住自己和儿子的地位罢了。她不过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从一开始,这场婚姻就充满了政治目的,她的命运也被紧紧地和政治捆绑在了一起。她没有做错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只是在爱情和权力的漩涡中迷失了自己,最终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两年后,郭圣通的儿子刘疆,因为母亲被废,心里不安,主动辞去了太子之位。郭圣通虽然被废,但刘秀念及旧情,也没有太为难她,封她为中山王太后,后来又改封为沛太后。郭圣通就这样在幽居的生活中度过了余生,她的一生,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好啦,今天关于东汉开国皇后郭圣通被废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啦。大家要是觉得有意思,别忘了点赞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祝您生活愉快,万事顺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